<var id="o7i8b"></var>

        首頁 > 生活 >

        福建省農信聯社理事長李衛民:實干興社,實干是檢驗人才的重要標準

        2022-02-18 10:42:21 第一財經網

        從2020年提出“力戒‘兩個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到2021年提出“打造有為農信”,再到2022年提出“實干興社”——履新近兩年來,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李衛民的新理念、新思路接續不斷,直指農信機構改革發展的難點、重點,為福建農信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徑。

        在“十四五”由開局邁入關鍵的2022年,福建農信將如何于變局中開新局?

        近日,李衛民接受《中華合作時報》記者專訪。把脈農信機構當前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他認為:“利率、利差下降的幅度會更大、更快,與其被動降息、流失客戶,不如主動降價、讓利客戶,秉持‘讓利不讓市場’的原則穩住市場、穩住客戶”;談到福建農信的轉型發展導向,他強調:“實干興社,‘實干’是檢驗人才的重要標準”;談及如何深挖業務發展潛力,他指出:“在業務布局上,做深零售業務、補齊對公業務、創新財富管理;在區域布局上,形成‘設區強+縣域實+區域特色’的農信機構發展局面”……

        這些基于對經濟環境的深刻洞察、對農信機構的深入調研、對農信特點的準確把握而做出的研判,不僅對福建農信的轉型發展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對于處在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全國農信機構而言,亦有廣泛的借鑒意義。

        形勢預判

        “利率、利差下降的幅度會更大、更快,

        要‘讓利不讓市場’”

        時代坐標決定發展路徑。

        在經濟壓力與疫情影響疊加、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看準趨勢、把握機遇,是擺在農信機構領導者案頭的重要問題。

        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李衛民同樣用“三重壓力”概括了農信機構面臨的挑戰:傳統盈利模式不可持續、農村金融供需結構失衡、外部競爭與內部治理沖突加劇。

        最顯而易見的,是存貸款利差加速收窄、農信機構過于依賴利差的單一盈利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

        “可以預見,利率、利差下降的幅度會更大、更快。”李衛民分析指出:“與其被動降息、流失客戶,不如主動降價、讓利客戶,秉持‘讓利不讓市場’的原則穩住市場、穩住客戶。這考驗著農信機構的四項能力:對客戶的分類分層管理能力,精細化的定價能力,‘以量補價’的執行能力,以及拓寬增收模式的創新能力。”

        他還進一步指出“讓利不讓市場”更深層的意義:“黨領導下的金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不是在于盈利多少,而是能否與社會利益實現共贏,如果沒有共贏的價值觀,就談不上共生共榮。”

        此外,對于如何解決“貸款難”與“難貸款”并存的金融供需結構難題,李衛民認為,市場大有可為,只是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不一定適用,需要認真思考“農村客戶的金融需求在哪里”和“農村金融未來的發力點在哪里”這兩個問題。

        近兩年,福建農信結合全省山、海、林要素稟賦,整合形成了“福農”“福林”“福海”“福商”“福工”等“五福”系列信貸產品,并搭建“福農綜合服務平臺”,在激活農村要素、推動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下一步,福建農信還將創新中間業務、打造農村財富管理品牌,建立監管認可、風險可控、導向清晰、靈活可行的機制,提高金融供給水平,進一步參與到城鄉融合發展、龍頭農業、特色產業的建設中。

        轉型發展,既需要直面壓力、迎接挑戰,也需要找準優勢、把握機遇。

        經驗老到的銀行家總是能夠看到挑戰背后的機遇。李衛民提出,準確把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帶來的政策利好、自身積累的地緣-人緣-商緣優勢、后發優勢帶來改革便利三大機遇,農信機構將提升發展速度,在一定條件下甚至可以實現“跨級發展”。

        其中,

        政策利好方面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三農”經濟,未來將是一個全產業鏈、全附加值、全要素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這是農信機構難得一遇的全方位機遇;

        自身優勢方面

        農信機構擁有農村區域最龐大的客戶基數,長期積累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服務偏好等構成了獨有的數據庫,這是一座有待開發的“寶庫”,需持續提升大數據時代的核心能力——數據整合、分析、運用能力,激活釋放數據資源的生產要素價值;

        后發優勢方面

        大行等其他先進同業機構在制度設計、產品創新、模式搭建、技術開發等方面,已有先行先試的路徑、經驗,能夠為農信機構節省很多試錯成本、時間成本和資源投入。

        明確導向

        “實干興社,

        ‘實干’是檢驗人才的重要標準”

        福建是“紅色農信”誕生地。福建農信將“紅色農信”精神的核心要義提煉為“有情懷、有責任、有擔當”,并開展全方位的實踐和傳承。

        如今,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時代命題之下,福建農信將如何汲取歷史經驗、弘揚“三有”精神,為其賦予更豐富的內涵?

        對此,李衛民指出了精準而又務實的方向和路徑。

        “有情懷”方面,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與黨保持血脈聯系。一方面,將黨的領導全方位融入公司治理,以“黨政所需、農村所缺、農民所盼、農信所能”為理念開展各項工作,扎實推進與各級黨政部門雙基聯動,主動發揮好政策性職能屬性,拿出農信方案主動對接。同時,建立黨建工作與業務管理雙向反饋聯動機制,既要通過抓實黨建工作引領業務更高質量發展,也要以業績成果評價黨建工作開展情況。

        另一方面,將福建農信的為民情懷與黨的初心使命、實現政治素養與道德品德、黨性修為與能力素質、精神傳承與創新思維在精神層面的統一和融合,培育獨具優勢和特色的農信文化情感和精神力量。

        “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李衛民強調。

        “有責任”方面,要堅持“支農支小”的理念不動搖,抓準中央、省委部署中強烈的政策信號和業務機遇,聚焦鄉村振興的三個重點領域——鄉村建設、鄉村發展、鄉村治理中的重點項目、重點方向、治理模式,主動對接、撬動更豐富的農村金融需求。

        “有擔當”方面,李衛民特別指出,“實干興社”,要以“實干”在服務基層、服務客戶上展現更大的擔當作為。“在市場所缺、客戶所需、基層所盼的問題上,要真正做到‘馬上就辦’;在業務推動、指標落實、統計整改等問題上,要真正做到‘真抓實干’。未來不論是績效考核導向,還是選人用人導向,‘實干’都是檢驗人才的重要標準。”

        “實干興社”也成為福建農信2022年的“主方向”和“關鍵詞”。

        圍繞這一“關鍵詞”,李衛民指出,著力點之一,是通過打響“五福”產品品牌、提升“以客戶為中心”理念、推廣“福農綜合服務平臺”,打造發展新引擎。

        “于變局中開新局,就是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從理念到人才,從政策到產品,都需要深層次的變革,以增強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要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理念,從基礎存貸匯業務到綜合化客戶經營,摒棄過去先有業務產品再去營銷客戶的方式,構建立足客戶視角開發和優化各類產品的能力。”他分析道。

        著力點之二,是緊跟共同富裕、鄉村振興、城鄉消費升級、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等政策和環境優勢,挖掘業務新動能。

        具體來看,

        在業務布局上,要做深零售業務,補齊對公業務,創新財富管理。

        在區域布局上,推動設區市農商行、縣域行社的差異化轉型,設區市農商行做精做強,發揮領頭作用;縣域行社做小做實,夯實農村市場;推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兩大改革試驗區的農信機構特色化經營,探索做特做專,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設區強+縣域實+區域特色”的全省農信機構發展局面,力爭實現全省業務規模有質的飛躍。

        著力點之三,則是對接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通過做活做優綠色金融、做深做透海洋金融、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推動“金融+文旅”融合,構建發展新優勢。

        在《中華合作時報》此前的專訪中,李衛民多次強調,農信機構要找準發力點,形成不可復制、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作為福建農信打造獨特優勢、重塑競爭力的重要抓手,“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已成為福建農信“十四五”期間的戰略工程。對此,李衛民圈定了新的工作重點。

        “黨建+”方面

        緊抓“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契機,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內容和方式,實現黨建工作與“三農”金融服務的緊密結合,構建多級聯動合作機制和多基聯動合作平臺,構建“金融+”生態圈,打造服務鄉村振興命運“共同體”,當好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主辦銀行;

        “金融助理+”方面

        金融助理作為維系農信與客戶的重要紐帶,要實現角色轉變,爭取受聘為鄉村振興指導員,并積極主動融入鄉村自治組織,擔任人民調解員、廉政監督員、換屆觀察員、環境和鄉風糾察員等,同時主動與科技特派員、農業技術指導員聯動協同,讓農信服務成為鄉村振興中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

        “多社融合+”方面

        凝集多方力量,通過組織機構、業務、科技、平臺、數據等多維度融合,創新和豐富金融服務內涵,并持續豐富福農驛站功能,把農信線上線下渠道與業務嵌入農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場景和環節,形成“休戚與共、互惠共贏”的命運共同體。

        結語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2022年,我國已邁入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對于福建農信而言,嶄新的征途已迎面開啟,未來的道路也愈發清晰。

        “福建農信人要勇于擔當作為,補短板強實力,抓機遇入主流,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交出農信趕考路上的新答卷,以優異的成績獻禮黨的二十大!”在福建農信系統2022年度工作會議上,李衛民的聲音堅定有力。(張傳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推薦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动漫,久久这里只有精品526,欧美大片A片免费视频
        <var id="o7i8b"></var>